規(guī)模:05年 8月25日,成立四平調藝術學校,其中管理人員4人,專業(yè)技術人員35人,工勤人員6人,學生百余名。
特色:其唱詞多為十字,或十字句式,常用調為A調或B調,唱腔旋律多為宮調式,結構規(guī)律為“四句一合”。旋律簡練、易學,男女老幼都能聽懂,并且很容易就能學會,最樸實最簡潔的東西,往往最有生命力。
人數:現有演員34人
社會影響及地位:四平調是流行于河南、山東、安徽、江蘇四省廣大接壤地區(qū)的一個年輕地方戲曲劇種,五十年前,她由江蘇的豐縣、沛縣、安徽的肖縣、碭山(曾屬江蘇管轄)一帶的蘇北花鼓(稱碭山花鼓)演變而成。我國的花鼓戲種類繁多,蘇北的花鼓也是和全國其他各地的花鼓一樣,原是一種民間歌舞。據有關資料記載,花鼓已有二百年左右的歷史。至于蘇北花鼓產生的具體年代,雖無史籍于考,但做為花鼓的支脈之一,當屬此范圍。
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匯演中商丘市四平調劇團鄒愛琴同志主演的《陳三兩爬堂》、1959年范縣四平調劇團李秀英主演的《楓落池》、1965年河南省現代戲調演時“劉效會、王漢亭、董君瑞”主演的《扒瓜園》以她(他)純凈渾厚的音樂,質樸純美和娓娓動聽的唱腔、字真意切,頓挫分明的演唱技巧,博得了省內外戲曲工作者和觀眾的贊賞,擴大了這一新劇種在全國的影響。
四平調這一年輕劇種,在老文藝工作者和藝人們的共同努力下,使其唱腔音樂逐步豐富、完善、表演技藝和舞臺美術等日趨提高。同時也自行加工整理了一批傳統(tǒng)戲,如《梅香》、《三告李彥明》、《回龍傳》、《綠牡丹》、《珍珠衫》、《小包公》等一百多個劇目,還創(chuàng)作了《扒瓜園》《體己錢》、《送貨路上》、《謝媒人》、《生日淚》、《母親》、《家庭風波》、等現代題材劇目。原來僅在豫魯、蘇皖邊界地區(qū)的農村和小城鎮(zhèn)演出的,現已發(fā)展到河南、山東、安徽、江蘇、山西、陜西、河北等省的大、中城市演出,并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。1959年前后范縣四平調劇團所演的劇目《楓落地》、《梅香》、《盤夫索夫》、《站柜臺》均被山東省視為優(yōu)秀劇目,并被省電臺錄音播放。1965年范縣四平調劇團在河南省現代戲調演中,自編劇目《扒瓜園》被評為優(yōu)秀劇目,后參加中南局調演在全國引起轟動,該劇目唱紅了大黃河兩岸,唱紅了中原大地。1983年元月,在河南青年演員會演中,范縣四平調小戲曲《楊八姐盜刀》選場獲集體獎。2001年,范縣四平調劇團參加河南省農村題材戲曲大賽的小戲曲《生日淚》獲創(chuàng)作二等獎,表演一等獎。2003年,范縣四平調小戲《母親》參加河南省第八屆戲曲、曲藝、小品大賽獲金獎。該劇目又被評為2004年河南省“群星獎”。在06年的比賽中,范縣四平調小戲曲《母親》獲中國博興小戲藝術節(jié)“推薦劇目獎”、小戲《楊三九還羊》獲河南省第九屆小戲大賽一等獎。2006年6月,范縣四平調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。